何謂教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何謂教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桃樂絲.諾特瑞秋.賀立斯寫的 教養的初心:流傳60年的經典育兒小詩,日本暢銷150萬冊的家庭教育聖經(隨書贈【中英對照】經典格言全彩海報) 和迪特瑞希.史汪尼玆的 教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第四節教養型態的分析壹也說明:壹、何謂父母教養態度. 貳、影響父母教養態度的因素. 一、本身受父母管教的經驗. 二 ... 參、何謂教養策略. 肆、影響父母採取何種教養策略的因素. 一、學習. 二、社會糸統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野人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林慧芬所指導 楊家寧的 基督徒的父職參與經驗 (2018),提出何謂教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基督教、基督徒父親、父職參與、主題分析。

最後網站全球資訊網-心理健康網-訊息廣場-公告訊息則補充:衛生福利部印製之「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0~6歲正向教養手冊」及「ADHD校園親師手冊」歡迎索取。 ... 這本書就在具體呈現何謂愛、知識、能力與資源。 二、爸媽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何謂教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教養的初心:流傳60年的經典育兒小詩,日本暢銷150萬冊的家庭教育聖經(隨書贈【中英對照】經典格言全彩海報)

為了解決何謂教養的問題,作者桃樂絲.諾特瑞秋.賀立斯 這樣論述:

  隨書贈【中英文對照】經典格言全彩海報   ★22種語言版本,暢銷全球300萬冊以上的育兒聖經!   ★日本德仁皇太子教養愛子公主引為參考策略,引爆話題,持續熱賣150萬冊   ★長踞親子類暢銷書排行榜,十數年不墜!   當你在為人父母這條路上覺得徬徨、焦慮時,   時時翻閱19句教養經典格言小詩,   能幫助你重拾教養初心,消除不安。   自從1954年這首膾炙人口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的詩發表後,世界各國的學校教室、布告欄,醫院走廊、診間,家中廚房、廁所,網路上……幾乎無所不在,它不但成為父母徬徨時的後盾、無力時的充電站、困惑時的解答……   本書運用94個案例,羅列大原則、小

細節,無不鼓舞父母嘗試改變和孩子的互動模式,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傳達給孩子有關誠實、尊重、感恩、耐心、設定目標、信任自己和他人等重要人生價值觀。   藉由這本歷久彌新的育兒小書,新生代父母可從中學到上一代父母的教養智慧,並找到輕鬆教養下一代的原則與各種訣竅,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不再不知所措、焦慮不安!   ▍19句神奇的魔法格言,教孩子學會最重要的美好品格 ▍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責難。   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爭鬥。   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憂慮。   在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憐。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膽怯。   在嫉妒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妒忌

。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責。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自信。   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耐心。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感謝。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   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自己。   在關注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設立目標。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慷慨。   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誠。   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正義。   在善意與體貼中長大的孩子,學會尊重。   在安定中長大的孩子,學會信任。   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學會這個世界有多美好。   ▍94個案例,深度解析父母與孩子的想法 & 關鍵態度 &具體實踐方法▍   ● 在批評中長大

的孩子,學會責難。   【案例】孩子不小心打破花瓶   ╳父母常有的反應:「你在做什麼!真是笨手笨腳!」→孩子會覺得自己真的很笨   ○建議做法:問孩子:「為什麼會弄倒花瓶?」(而不是給孩子貼標籤)   →和孩子一起思考怎麼做才不會打翻花瓶   →孩子從失敗經驗中學習   ●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膽怯。   【案例】父母喜歡開玩笑般取笑孩子,想藉此讓孩子變得堅強   ╳父母常有的反應:「你屁股胖嘟嘟的,好像小豬哦!」「怎麼開你兩句玩笑就哭呢,真是的!」   →取笑不但不會讓孩子變得堅強,反而學會虛張聲勢以自我保護   →孩子感到自卑,兄弟姊妹也會覺得嘲笑家人不是壞事,甚至會霸凌別人   

○建議做法:大人首先做到不隨便拿孩子的缺點或失敗開玩笑   →訂定明確規範「家人不能隨意取笑彼此」,以及違反規範的後果   →讓家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感到安全、愉快   【讀者分享】   ● 一名母親:「我把詩放在洗手間裡。」每當她需要一點私人空間,提醒身為家長的自己必須重視自我時,她就會躲進洗手間。   ● 一名父親說:「每次我覺得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會讀一讀這首詩。」   ● 一位祖母說,她把這首詩當作與孫子孫女相處時的指標。她過去在教養子女時就把〈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小詩當作聖經,如今與下一個世代相處時,她依然時時參考這首詩。   ● 另一位母親說這首詩「是我身為家長學到的第一課」。

名人推薦   ◆小熊媽張美蘭(暢銷親子作家)   ◆洪 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   ◆蘇明進(希望教室老ㄙㄨ老師) 作者簡介 桃樂絲.諾特 Dorothy Law Nolte, Ph.D., 1924-2005     家庭教育專家。畢生貢獻於家庭教育,有3個孩子,8個孫子,6個曾孫,1個曾曾孫。      在南加州當地報紙撰寫「創意家庭生活」專欄時,1954年寫下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小詩,60多年來被製成格言海報貼在世界各地的各種場所與網路上,更成為家長或教師訓練教材,在老師、家長、醫師間

相互傳誦,並翻譯成全球37種語言,成為經典育兒格言詩。   1998年,與30年好友瑞秋.賀立斯博士共同合著,以這首小詩為基礎,融入兩人多年的家庭教育經驗與案例,出版《教養的初心》這本書,現已有22種語言版本,暢銷全球300萬冊以上,成為傳承三代家庭的育兒經典。 瑞秋.賀立斯 Rachel Harris, Ph.D.   心理學家、精神治療醫師,執業35年,專門教授家庭治療課程,曾擔任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500大企業及聯合國的心理顧問。榮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新研究者獎(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w Investigator’s Award)。

譯者簡介 吳淑玲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擔任國語日報副刊主編、國立編譯館漫畫腳本編撰。曾任教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教系及輔仁大學兼任講師,開設「幼兒文學」、「親職教育」、「幼兒讀物」等課程。著有《不信青 春喚不回》、《有效的責備孩子》等十餘本書。    ▌01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責難   【案例1】「天哪!你怎麼這麼笨手笨腳!」  ✔改以思考「這是怎麼發生的」,讓自己也讓孩子還原錯誤始末  【案例2】「我想玩麵團」「可以用廚房的刀子嗎?」  ✔給孩子選擇權、發言權,具體指引能協助孩子成為能幹的人 【案例3】「快點,免得遲到了!」  ✔小心!不耐煩的語氣,孩

子會以為你在責備他 【案例4】「規定和小心是兩回事」  ✔明確的指示,孩子才能真正記取教訓 ● 嘮叨的潛臺詞是:不相信孩子!  ✔與其說「別忘記……」不如說「記得做……」 【案例5】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驚喜  ✔回應孩子的期待,一點都不算浪費時間   ▌02 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爭鬥         【案例6】「又來了,你不能小心一點嗎?」  ✔媽媽以冷靜自制,化解了即將形成的家庭情緒暴風 【案例7】為什麼大人可以生氣,小孩卻不可以  ✔孩子有權定義、表達自己的感受 【案例8 】「媽媽,妳是因為我而生氣?」「不,寶貝,當然不是。」  ✔老實承認自己的壞情緒,孩子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對的

【案例9】「爸媽,你們是在吵架嗎?」  ✔讓孩子從父母爭執中理解「吵架後會和好」,學會妥協與溝通的能力 ● 我們都不是完美父母  ✔讓孩子知道,爸媽也在學習「變得更好」!   ▌03 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憂慮         【案例10】「我好害怕,保護我!」  ✔同理孩子恐懼的心情,陪他一起面對,孩子才會真正安心 【案例11】「爸媽要離婚了!」「爸爸可能會失業!」  ✔家庭危機出現,父母的回應讓孩子有機會學著勇敢 【案例12】「我擔心兒子也會遇到跟我小時候一樣的狀況!」  ✔不放心VS.放手獨立?孩子有權經歷難過的事! 【案例13】「喬伊拿走我的卡車,是我先拿到的」  ✔「你希望

有什麼結果呢?」讓孩子說出自己想怎麼做 【案例14】「妳現在最想在學校中做些什麼事?」  ✔協助孩子事前演練讓他提心吊膽的「第一次」 【案例15】「謝謝妳,我感覺好多了」  ✔適時示弱,讓孩子在觀察中學會如何面對困難   ▌04 在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憐   【案例16】「我覺得自己不受重視!」  ✔父母陷入自憐前,先停止思考問題,試著做點別的事 【案例17】「妳不曉得妳們現在有多幸運」  ✔與其拿過去的自己向孩子討愛,不如清楚、直接地傳達想法 【案例18】苦肉計「我肚子痛,不想上學!」  ✔其實孩子只是想吸引父母關心,找時間多陪伴他吧! 【案例19】當孩子說「我做不到!」時……  ✔

別附和孩子自憐的藉口,以正向期待培養耐挫力與毅力 【案例20】憐憫vs.同理心的差別  ✔協助孩子戰勝自憐,轉換成態度更積極的同理心 【案例21】「那妳打算怎麼做?」  ✔信任孩子內在力量,讓他從做決定中獲得自信心!   ▌05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膽怯   【案例22】孩子被嘲笑的感覺歷程:從疑惑、困窘到羞辱  ✔父母的鼓勵能讓孩子擺脫嘲笑、膽怯、孤立……的惡性循環 【案例23】當孩子膽怯地說:「我不想上學!」  ✔讀懂孩子的反常行為,先和他討論真實想法後才開始想辦法 【案例24】當我們也成為批評者時  ✔身教,別做出讓孩子誤以為批評別人是沒關係的事 【案例25】當家人取笑孩子時……

 ✔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戲弄嘲笑,傷害的是彼此的情感 ● 我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只能讓家成為孩子心靈的安全堡壘   ▌06 在嫉妒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妒忌         【案例26】「你的比我的好!」  ✔我們可以選擇看待事情的態度:是欣賞、欽佩,還是嫉妒 【案例27】「像姊姊一樣好」「哥哥的比較大塊」  ✔聽懂並回應孩子的內心話──想要平等的愛 【案例28】「我也想要……」的心理作祟  ✔協助孩子分辨模範與模仿,學會如何用宏觀角度看待事物 ● 珍視孩子,珍視我們自己  ✔欣賞自己的特別之處,盡己所能活出美好的人生   ▌07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責   【案例29】「我剛

剛發現小錢包中的硬幣不見了」  ✔與其斥罵,不如先聽孩子解釋,再模擬下次該怎麼辦! 【案例30】「妳怎麼能忍受住在這種豬窩裡?」  ✔明白表達對孩子不贊同的地方,而不是情緒化地羞辱他 【案例31】「我若是你,早就覺得自己丟臉死了!」  ✔別不耐煩,接納孩子的感覺,才能協助他排解並面對負面情緒 【案例32】「媽咪對不起,我正在清理乾淨」  ✔接受孩子彌補錯誤的態度,即使他做得還不夠好 【案例33】真誠vs.敷衍的「我很抱歉」  ✔感同身受、避免再犯,才是負責任、真誠的道歉態度 ● 鼓勵與引導永遠比羞辱責罵來得有效  ✔耐心等待孩子在嘗試錯誤中,歸納因果關係並建立責任感   ▌08 在鼓勵中長大的

孩子,學會自信         【案例34】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目標而難過時……  ✔先肯定孩子做到的,陪他再次挑戰時偷渡更好的做法 【案例35】「這些資料中,哪些是妳最需要的?」  ✔與其說「做得好」,不如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提供協助 【案例36】「早知道就買沒鞋帶的鞋!」  ✔預留時間讓孩子練習,學會並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案例37】「我當初不該鼓勵他去競選班長」  ✔與其鼓勵孩子「試一次看看」不如說「盡力而為」 【案例38】「妳要進這班才能升上長春藤大學」  ✔欣賞孩子獨特的特質,鼓勵孩子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 【案例39】「這點子很好!」  ✔支持孩子的大小夢想,縮短能力和夢想的距離 ● 相信

孩子,提供他們「做最好的自己」的機會  ✔讚賞能力優點、內在特質,並尊重自主權,讓孩子滿懷自信面對世界   ▌09 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耐心       【案例40】「還要多久?」「快到了嗎?」  ✔先讓孩子知道,你明白讓他等待是很困難的,再想辦法營造開心的等待時光 【案例41】「爸,你為什麼不換車道?那一線道比較快」  ✔讓孩子理解:當狀況無法改變時,理性分析比抱怨更有意義! 【案例42】「我必須為了孩子變得堅強!」  ✔面對緊張情勢,問自己「還能做什麼」,往往能緩和情緒 【案例43】「番茄又長高了幾公分」  ✔陪孩子栽種植物,讓他自然而然了解「有時候急也沒有用」 【案例44】「你覺得

新老師如何?」  ✔寬容並尊重和我們不同的人,不論是當面或是背後的言行 ● 在家庭這個社會縮影中,學著接受差異、欣賞彼此  ✔只要想著孩子正在模仿我們,再疲憊、再不耐煩,都能變得更有耐心   ▌10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感謝   【案例45】「你願意帶妹妹一起打球,是個很棒的哥哥」  ✔當孩子表現出你希望他發展的特質時,特意讚美他 【案例46】「哥哥拿了我的卡車!」  ✔信任孩子、聽他解釋,或許他已盡力做到最好了! 【案例47】「就算他有一大堆好玩的玩具,我也不會想跟他玩!」  ✔贊同孩子的正向價值觀,讓他學習合理的評價他人 【案例48】「沒關係,你已經盡力了」  ✔該誠實?該體諒?心態真

誠、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學會社交溝通技巧 【案例49】「妳有沒有為自己感到驕傲呢?」  ✔提醒孩子賞識自己,儲備自信的情緒糧食,隨時自我滋養! 【案例50】孩子的OS:「請注意我,告訴我,我還可以」  ✔留心孩子的情緒需求,分辨他是想獲得讚美?或關注? ● 賞識美好的事物,讓孩子更快樂  ✔能大方給予讚美,也能感恩接受讚美,讓孩子自信而不自大   ▌11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   ● 「如果你不……我就不愛你」  ✔愛不是獎賞也沒有附加條件,無條件的接納能教會孩子什麼是愛 【案例51】「你做了我不喜歡的事,我仍舊愛你,並會幫助你、支持你」  ✔接納孩子的同時,也要堅持規矩與限制 【案例

52】「為了女兒,我時常有意識地表達我的愛意」  ✔愛孩子,就要毫無保留地讓他知道我們在乎他 ● 父母的夫妻之愛,是孩子學會愛人的最直接的範例 ● 在父母的愛中,孩子了解自己值得被愛,也有能力給愛   ▌12 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自己   【案例53】「你真體貼,謝謝你」  ✔提醒自己留意並認可那些形塑孩子性格的「小事」 【案例54】「你真是一個好幫手」  ✔透過認可孩子的行為,傳承家庭價值觀 【案例55】「妳真是體貼又大方」  ✔認可孩子不自知的人格特質,能加強他的自我認同感 【案例56】「我們討論一下折衷的解決辦法」  ✔從生活小事學習和父母協商,為自己的每個決定負責 【案例57】決

定要做對的事!  ✔因為自尊自愛的內在力量,讓孩子打從心裡拒絕做壞事! 【案例58】教孩子喜歡自己、享受自我  ✔別人的認可是一時的,遠遠比不上自己認可自己   ▌13 在關注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設立目標   【案例59】「我沒有那種葉子,我想收集它」  ✔關注是聽進孩子的話、留意他微小的成長 【案例60】「我們知道潔克琳有多努力」  ✔一步一步的來,協助孩子發展自信和「做得到」的態度 【案例61】透過引導性問句,協助孩子做長遠打算  ✔練習、練習、再練習,讓孩子體會努力和結果之間的關係 【案例62】「接下來要做什麼,才能賺到短缺的金額呢?」  ✔為目標而儲蓄,學到存錢和賺錢的訣竅 【案例63】

「我們自己做的!一個只要五十分」  ✔幫助孩子達成目標,鼓勵孩子的樂觀態度   ▌14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慷慨   【案例64】「你們打算一起畫什麼?」  ✔教孩子分享,從「不需要個人犧牲、反而有更多好處」開始! 【案例65】「或許小寶寶睡覺時,我們一起玩棋」  ✔第二個孩子出生後,盡量給予每個孩子屬於他的特別時光 【案例66】「讓我們一起做個特別的計畫」  ✔ 無論孩子多大,「騰出時間與孩子相處」最好擺在第一順位 【案例67】希望媽媽多參與他「現在」的活動  ✔彈性調整時間分配,跟上孩子生命變化的腳步 【案例68】媽媽的電話好像比我重要多了!  ✔孩子有權每天擁有我們的全副注意力,即使

只有幾分鐘! 【案例69】當孩子願意放棄遊樂時間去當義工……  ✔鼓勵孩子遵循直覺幫助他人,就算有所犧牲也沒關係! 【案例70】「謝謝您陪我到深夜,我真的很感謝您」  ✔當分享的種子開花結果,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15 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誠處事   【案例71】「這是怎麼回事?」  ✔問「為什麼這樣做」比問「是誰」,讓孩子更不怕說真相 【案例72】「請告訴我真話,吃了餅乾也沒關係,我要知道真相」  ✔停下手邊的事,和孩子認真討論,直到他說出真相! 【案例73】「我覺得鑰匙被怪獸拿走了。」  ✔當孩子編故事時,順應故事發展也夾帶說真話的重要性 【案例74】「世界上真的有耶誕老公公嗎?」

 ✔當孩子發現故事真相,用欣賞的角度轉移孩子失落的情緒 【案例75】「我是不是不一定要一直誠實?」  ✔花點時間,從各種角度和孩子討論善意的謊言 【案例76】「我們再回去把錢還給餐廳吧」  ✔教孩子正直──做正確的事時,即便沒有回報,自己也會覺得開心 ● 當孩子詢問令人難以解釋的性或死亡問題時……  ✔先問孩子知道多少,再選擇適合他年齡的說法 ● 真理的價值  ✔伴隨著勇氣、承擔與平和寧靜的生命禮物   ▌16 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正義   【案例77】我們非常在乎你的感覺  ✔家庭裡的公平──給予同等重視但不同方式的關心 【案例78】「如果你想,我們可以討論週末上床睡覺的時間」  ✔「

你覺得你應該……」鼓勵孩子下最適當的判斷,並對決定負責 【案例79】「老師都忽略我!」  ✔「你想該怎麼做比較好?」讓孩子學習面對並想辦法改善不公平 【案例80】當孩子看到不公義的事情發生時……  ✔在家扭轉不公平的成功經驗,能讓孩子為了自己或他人勇敢發聲 【案例81】「難道沒有人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嗎?」  ✔即使力量渺小,只要孩子付出行動、試著做出改變,都值得我們驕傲 ● 正義是人生最大的課題之一  ✔從小事學起、從自己拓展到他人,讓孩子知道這是可以努力的目標   ▌17 在善意與體貼中長大的孩子,學會尊重   【案例82】用溫和的態度,提醒孩子「主動慈善待人」  ✔留意每個偶發時刻,暗示孩子

關照別人的需求 【案例83】「不知道她有什麼感受」  ✔提醒孩子想像對方的感受、主動修復關係,練習人際互動技巧 【案例84】「幫忙蓋上蓋子,免得油漆乾了,哥哥會難過的」  ✔溝通時傳達尊重的訊息,讓孩子了解體貼的重點 ● 尊重每一個人的所有權、隱私權  ✔我們的態度與做法,孩子都看在眼裡 【案例85】「妳和爸爸也同樣常常吵來吵去」  ✔孩子會以父母為範本,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愛的人 ● 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與需求  ✔我們日常的善意舉動與主動關心,都是孩子的學習榜樣   ▌18 在安定中長大的孩子,學會信任自己與他人   ● 信仰是對人的信念、人的價值與整個世界的信心  ✔擁有信仰,能讓孩子以樂

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信任他人 【案例86】輕鬆隨意地問孩子:「再試一次?」  ✔當孩子還沒準備好時,讓他先退回原點,不施加過多壓力 【案例87】「請妳媽媽載我們去吧,這樣才能準時到達」  ✔承諾的事盡力做到,若事發突然,務必考慮孩子的感受、告知他 【案例88】「有人想去看晚場電影嗎?」  ✔在規律的生活中,偶爾給孩子一些意外的樂趣 【案例89】「我相信你能要回你自己的東西」  ✔我們信賴孩子,他就能相信自己能做到他想做的事! ● 當孩子相信自己,也就能信任他人、信守承諾   ▌19 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學會這個世界有多美好 【案例90】 當孩子一時忘記該做的事時……  ✔知道共同目標,家裡每顆小

螺絲就都能朝同一方向扭緊 【案例91】「要跟姑姑一起去游泳嗎?」  ✔協助照顧孩子的成員越多,孩子未來會成為越好的人 【案例92】替孩子創造一個更豐富的世界  ✔從每個大人身上看到、學到更多特質與多元觀點 【案例93】「你知道你是麥奇最喜歡的叔叔嗎?」  ✔參與家族聚會,傳遞代代相傳的情感,更有歸屬感 【案例94】「何不辦一場海濱舞會?」  ✔慶祝每一天,將家裡的無聊平日轉變得值得紀念 ● 發現這個世界有多美好,並協助這個世界變得更棒!   推薦1   由詩意和真理交織而成的教養篇章,   幫助讀者回歸初心,成為感性與理性兼具的父母師長,   培養出有自信、高品格、人際好、學習佳的快樂小

孩。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推薦2   充滿著教育智慧的經典詩句,字裡行間揭露深層教育祕密,給予父母更多的省思與啟發。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推薦3 十九句雋永的詩句,十九個家庭教育良方   這幾年有個新名詞「富二代」,但是這三個字卻不時和吸毒、開趴、滋事、不事生產、性醜聞等敗行劣跡連結在一起,讓「富二代」充斥著負面觀感,這似乎印證了一句話:三年可以培養出一個暴發戶,但三十年可能培養不出一個貴族!   金錢可以快速累積,但是一個人的底蘊、氣度、人品與格局,卻需要長時間的薰化陶染才可能造就!而技能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學會,但●一個人的「能力」只決定了一個人能否

飛得高;一個人的「教養」,卻決定了一個人能否飛得遠。●   何謂教養?事實上,教養無所不在,因為我們父母就是陶冶孩子的土壤,我們是什麼樣,他們就隨時隨地吸收成什麼樣,這些年,我陸陸續續觀察許多的孩子,我必須說:孩子真的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曾經帶孩子到一個遊樂場,大家排著長長的隊伍等著熱門的盪鞦韆,一個小男孩霸著盪鞦韆幾乎二十分鐘都不肯下來,一位也在等候的孩子的媽媽看不下去,便上前跟小男孩打商量說,很多人都在等,要不要每個人玩五分鐘,這樣大家都可以玩到。沒想到話還沒說完,小男孩的媽媽立刻衝出來,怒氣沖沖地反駁說,先來的就先玩,玩到不想玩再換別人玩,這本就天經地義,沒有人有資格可以叫別人

隨便放棄權利,結果小男孩一臉得意狀地看著一長串隊伍,完全無法感受別人枯等的心情。這印證了小詩中的其中兩句: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才能學會關懷;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才能學會慷慨。   ●一份身教大過十份言教,孩子不是做我們所「說」,而是做我們所「做」●,所以,每當我看到一個好奇愛發問的孩子時,往往都會追蹤到他們的父母也熱愛學習;捕捉到一雙和煦溫暖的孩童眼神時,才發現他們來自滿溢著愛與關懷的家庭;一個會主動對同學伸出援手的孩子,爸媽多半也熱心公益,這就是身教的巨大力量。 書中十九句膾炙人口的格言,流傳多年,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讀過,我記得第一次看到它時,心裡澎湃不已,因為我看到孩子的高度與格局竟

能因我的一言一行而形塑,頓時覺得任重而道遠,實在不可不慎,但是這首優美的小詩,每一句看來是如此抽象,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也就被我供在電腦裡一個不知名的文件夾裡,逐漸被遺忘。   如今,十九句詩體格言重現我的眼前,除了讓我拾回初遇它的感動之外,更欣喜看到●作者將每一詩句原本單一且表面化的字義,擴充成完整且多面向的價值觀內涵,更用非常生活化的案例來凸顯具體的實踐方法●,比如在闡釋「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爭鬥」這句時,作者先解釋「怒氣」是怎麼一回事、怒氣如何傷害了人,再延伸到如何在孩子面前示範危機處理、如何引導孩子處理自己緊繃的情緒,甚至談到讓孩子理解到父母之間的衝突,讓孩子認知父母也非

完人,同樣在學習「變得更好」!   我想,這十九個雋永的句子不再只是我偶爾才拿出來提神醒腦的心靈滋養劑,而是真的成為可以時時翻閱參照與實踐的家庭教育良方,特別是已經當上曾祖母的作者桃樂絲字字句句溫潤有愛,有著一股魔力,能不斷勾引著爸媽心中那份最初始的感動,自動謙卑下來、省察自我,我想這是所有真心想要為孩子傳遞美好價值的父母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彭菊仙(暢銷教養作家) 推薦4 你手上握的是鋤頭,還是雕刻刀?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可以教養出尊重、體諒、包容、快樂、有安全感、負責任的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可愛的小幼苗變成了棘手的小麻煩?隨著年齡的提升,小麻煩也升級成為「麻煩製造機」,

處處與父母師長作對,張牙舞爪,出口成「髒」,一言九「頂」。   因為任教小學的關係,使我有許多機會看見不同家庭對待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聽到不少家長抱怨孩子幼兒時的聽話乖巧早已一去不復返。那個曾經呵護在懷裡的小寶貝,曾經讓父母捧在手心、處處維護的小幼苗,不知不覺長歪了。   ●天底下,有哪個父母是以教壞孩子為初心的?哪怕是社會上最頑劣的壞蛋,也冀望自己的孩子有成龍成鳳的一天。儘管這些父母主觀上沒有把小孩引上歪路,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及粗暴不當的言行對待,都有可能扭曲了孩子的心靈,使孩子不由自主的在心理和生理發生一連串的改變。●   原本拿著精美雕刻刀雕琢稀世美玉,刻著刻著,發現玉石的變化越來

越令人失望,這才驚見,手裡的雕刻刀竟然變成了鋤頭。看著玉石被鋤頭劈得支離破碎,價值越來越低。   在孩子身上屢屢不能解決的問題,背後一定有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交到壞朋友」「翅膀長硬了」並不能為父母無能為力的教養方式解套。當前大部分的社會問題來自於家庭,問題孩子背後的成因通常來自於問題家庭,所以「當個好父母,就是在解決當前巨大、棘手的世界問題」。   書中,作者寫到一位十歲的安德魯從露營地打電話回家,描述他小隊裡一個伙伴的事。「他邀我當他划獨木舟的同伴,可是當我走到湖邊,他卻已經另外邀請別人了……」「後來他跟我借軍刀也沒有還我,還說我跑步像鴨子一樣……」說到這,電話那頭的爸爸氣急敗壞,想火

速開車衝去營地,找營長好好理論一番。   看到這,教學現場類似的案例還真是不勝枚舉。   老師下了班之後,接到家長電話質詢的多半是孩子們相處的問題,很明顯,家長正在為自己的孩子抱不平,想為孩子爭一口氣。相信許多家長認為老師應該處罰那位「壞孩子」,只是,處罰完畢大快人心之後呢?「壞孩子」從此改過向善嗎?安德魯下次遇到相同問題時,一樣向爸爸告狀嗎?還是有其他解決方法?爸媽能一輩子跟在孩子後面永遠保護他嗎?   安德魯的爸爸並沒有衝往營地,而是做個深呼吸,問兒子:「你想怎麼處理?」「後來我和另一位夥伴參加獨木舟遊戲。如果我是一隻鴨子,就是那隻跑得最快的鴨子了…還有,我等一下就要去要回我的軍刀,

以便徒步健行時使用。如果他不還我,我再去告訴我們的輔導員。」安德魯回答。「我相信你能要回軍刀的。」爸爸安慰道。   ●我們不可能陪伴孩子度過他們的一生,家庭的生活模式,會塑造孩子的人格特質和生活能力。父母凡事搶先一步為孩子擋風遮雨,孩子還有機會發展出社會生存力嗎?●   本書《教養的初心》的作者桃樂斯.諾特在1954年寫下「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這首詩,流傳60年的經典育兒小詩,19句神奇的魔法格言,歷久不衰,好幾個世代的家庭都從詩中學會扶養孩子的明智方法,它早已通過了時間的考驗。書中94個案例,羅列大原則,小細節,雖然大部份的父母生活繁忙,要面面俱到及隨時充滿耐心是多麼不容易,但是,我們還有

機會可以挽回。   閱讀這本書令我沉思及反省,一邊看一邊想,自己是否也成為文章中的案主?書中所說的錯誤行為,大部分我都犯過,幸好人本來就會犯錯,只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不再犯第二次錯就好了。●沒有人天生下來就知道如何當父母,當我們手上擁有一塊稀世美玉時,你希望手上握的是鋤頭,還是雕刻刀?●為了對民族發展負責,對未來社會負責,為了下一代更美好健全,學習當個好父母,是你我責無旁貸的使命。 林晉如(105學年度教育部閱讀推手、高雄市岡山國小教師) 作者序 〈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經典育兒小詩的故事   在一九五四年時,我曾替南加州的當地報紙撰寫每週專欄,主題是創意家庭生活,我在那時寫下了〈孩

子在生活中學習〉這首詩。當時我有一個十二歲的女兒和一個九歲的兒子,我在當地的學區開辦成人教育班,講授家庭生活,同時也在一間托兒所擔任父母教育組長。這首詩將會在未來成為傳遍全球的經典,但那時的我對此一無所知。   我之所以會寫出〈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這首詩,其實是想要回應許多家長在家庭生活班中提出的問題。他們對於家長一職所代表的意義感到憂慮,而我則以此詩作為回答。在一九五○年代,家長扶養孩子的方式就是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社會對於「引導孩子」此一概念知之甚少。我在〈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一詩中指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身教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   這幾十年以來,〈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曾被張

貼在各種公共場所。美國亞培公司羅絲產品部門將精簡版的詩送給了醫院中數百萬名家長以及醫師,未來他們還會把詩繼續送給更多人。這首詩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相繼出版,許多國家的老師與教士都在家長教育課程與教師訓練課程中,選用此詩作為教材。無論這首詩出現在何處,我都希望它能給予家長引導與啟發,讓家長能面對此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扶養孩子。   ◆與時俱進的教養觀   時遷世移,我也因此數次修改這首詩。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源自於日漸敏銳的性別意識。原本的詩句是:「在……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If a child lives with . . ., he learns. . . .”)在八

○年代早期,我把詩句修改得更加兼容並蓄:「在……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學會……」(“If children live with . . . they learn . . .”)。   在同一時期,我又把較為複雜的句子「在誠信與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理與正義。」(“If children live with honesty and fairness, they learn truth and justice.”)分化成兩個句子,分別是「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理」(“If children live with honesty, they learn truth.”)以及「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

會正義」(“If children live with fairness, they learn justice.”)。孩子通常會把誠信與公平視為不同的概念。此外,這項改變能更加強調真理與正義這兩種特質。我在一九九○年加上了新的詩句:「在仁慈與諒解中長大的孩子,學會尊重。」(“If children live with kindness and consideration, they learn respect.”)我們的社會文化越來越多元,我希望這首詩能鼓勵孩子懂得尊重,進而接受與他們不一樣的人。   我在撰寫本書時,再次省思了這段詩句:「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理。」我在五○年代寫下的

原詩句,那時「真理」這個概念很好理解。然而在六十多年後的今日,我們漸漸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真理,也有很多灰色地帶。所以我把詩句修改為:「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誠。」(“If children live with honesty, they learn truthfulness.”)我認為修改後的詩句所傳達的訊息比較實際,我希望孩子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真誠處事方式。   你在本書看到的,是最新、最完整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六十年來,那些父親、母親,以及祖母的經驗傳承   這幾十年來,每次有人認出我是這首詩的作者,並因此與我親切互動時,我都很開心。曾有一名母親告訴我:「你可能會

不太高興聽到我這麼說--我把你的詩放在洗手間裡。」洗手間是她唯一能保有一點隱私的地方。每當她需要一點私人空間,提醒身為家長的自己必須重視自我時,她就會躲進洗手間。一名父親告訴我,他把這首詩印下來,掛在車庫的工作檯前。他說:「每次我覺得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會讀一讀這首詩。」在這兩個例子中,兩位家長都藉由〈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一詩理解到:他們需要休息片刻,恢復到能夠好好思考的狀態。   最近有一位祖母對我說,她把這首詩當作與孫子孫女相處時的指標。她告訴我,她過去在教養子女時就把〈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小詩當作聖經,如今與下一個世代相處時,她依然時時參考這首詩。另一位母親寫信告訴我,這首詩「是我身為家長學

到的第一課」。有太多太多人曾和我分享小詩〈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對他們的情感關係造成了何種影響,因此我逐漸明瞭,這首詩是能激勵這些家長的典範。   ●這首詩傳達了一個簡明扼要的訊息:孩子會不斷從父母身上學習。●你的孩子一直都在注意著你。或許他們會忽視你提出的要求,但是他們絕對時時都在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你是他們最先接觸到的楷模,也是對他們影響最深的。家長時常耗費很大的功夫教導孩子某些價值,但事實上,家長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情緒與態度所傳遞的價值,才是孩子最容易學會的。你表達情緒與管理情緒的方式就是孩子的楷模,你的孩子一輩子都會記得這些事。   我相信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位孩子都具有獨特的

創造力與智慧。身為家長的特別待遇,就是可以親眼看著孩子展現真正的自我,在這個世界綻放美麗的光芒。   我個人認為這首小詩已經通過了時間的考驗,有好幾個世代的家庭都從詩中學到了扶養孩子的明智方法。●這首詩就像是一則備忘錄,讓你記得在家庭生活中,什麼事情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希望這首詩和這本書可以讓你有所啟發,並在你扶養孩子時,引導你信任自己的情緒與直覺。●當孩子開始學著參與家庭生活、學著幫忙時,你要記得時時欣賞孩子獨特的性格,並培養他們自我表達的能力。如此一來,你才能與孩子建立起合作關係,進而讓整個家庭一起成長、分享和學習。   許多家長會在初次閱讀這首詩時說:「我知道這件事。」事實的確如此

--你可能早就知道了。你的內在智慧早就知道這首詩所描述的觀念了。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要更深入地說明〈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中的每一句詩句。我常會想像我們促膝而坐,一起討論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情景。我希望你在閱讀本書時,能覺得我們是在向對方分享經驗,我希望你覺得這首詩既生動又真實。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他們在兒時學習到的品性,將影響他們以後會長成什麼樣的人。 前言   本書能勾引出每個父母心中的柔軟與動力,   激勵我們更有自覺地、持續地給孩子更好的教養!─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心靈雞湯》及《心靈雞湯.媽媽篇》作者)   第一次注意到〈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這首詩,是早在七○年初的事,那時我正在寫一本有關於「在教室裡如何建立孩子自信」的書。我立刻就喜歡上這首詩,並且複印給我任教學校的所有老師。詩中的每一句話,似乎都在陳述我們所知的事實。但是,作者能用這麼簡潔的詩句表現出來這麼深刻的智慧,實在令人讚佩。   我從未想過會遇見這首詩的作者,誰知,幾年後我們竟在一場心理學會議上認識了。桃樂絲和她的先生克勞德一同出席。他們誠摯的邀請我到他們的房間,熱忱的、親切的、友善的和我討論桃樂絲寫的那首詩。那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一晚。我想他們一定不知道他們的愛和關懷,已影響了一個年輕的教育學家,這位教育學家

當時正努力學著愛自己,也努力試著教導他的學生如何愛自己並接受自我。   《教養的初心》提供一些指引原則,讓我和學生以及我的三個孩子有良好的互動。這些引導生活與教養的原則說起來輕鬆容易,但實踐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三十年來,身為一個教育家以及父母成長團體的領導者,我逐漸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想成為有愛心、耐心、和善的、包容的、誠實的、快樂的父母。問題是大多數的父母從沒有受過特殊的課程,教導他們如何有良好的親子互動、親子關係,如何拿捏教養分寸,以及如何當一個充滿熱忱、會照顧孩子、誠實又快樂的父母。   從沒見過有父母會一早起床,就對他或她的另一半說:「我有四個好方法,可以損毀小比利的自信。我們

可以盤問他、取笑他、羞辱他、欺騙他。」沒有人會想要傷害自己的孩子。雖然父母常會無意識這麼做,但我們並不是有意的。傷害通常都來自於父母無意識的害怕與擔心,害怕孩子會承襲我們的認知不足與情緒困擾。   ●我們要有勇氣與自覺去打破帶有破壞力的負面生活模式,這種模式會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狀況下控制我們與孩子的互動。我們要選擇有自覺、有意識的親子生活,讓孩子成為健康的、快樂的、懂得自我控制的人。●   桃樂絲在優雅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一詩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有趣的事和特別的例子,告訴我們如何有效的將至理格言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責備,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處罰,多一些接納;少一些羞辱,多一些鼓勵

;少一些敵對,多一些童心。   從本書中,你還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除了懂得如何當個更有效能的父母之外,你還能學會如何當個更好的配偶、老師或經理人。這些原則和方法建立在愛、尊重、肯定上,能使你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好。我確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好好運用這些原則,世界將減少許多戰爭和暴力;減少罷工抗爭,增加生產;減少學生搗蛋的行為,增加在教室學習的時間。監牢的犯人、需要社會救濟的人會減少,吸毒者也能重生,重新被社會接受。我希望你能了解,大部分的社會問題來自於家庭,所以當個更好的父母,就是在解決當前巨大的、棘手的世界問題。   ●不論目前你是個多麼稱職的父母,你仍處在往下一階段邁進的冒險神奇旅程之中。●

因為你正在教養孩子成為有自信、果斷的、耐心的、主動的、有愛的、有目標的、寬宏的、真誠的、快樂的、懂尊重的、和善的人。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驕傲的?想像一個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後都能擁有這些特質的世界;想像華盛頓特區的每個政治人物都擁有這些特質……。我相信,我能給下一代這樣的環境,桃樂絲也這麼相信。我確信,在我們心中有某種動力,激勵我們持續給孩子更好的教養。   成為父母,這個神聖的任務,就是我們的動力來源。沒有人能低估我們對孩子以及創造更美好未來所做的奉獻。本書能讓你成為你一直想成為的好父母,能更有自覺地培養出讓你引以為傲的孩子,並開創出一個我們都夢想能在裡面生活的美好世界。 【摘文1】▌01 ▌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責備孩子們就像海綿。無形中,他們吸收我們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隨時隨地都在模仿我們,不論我們是否正在教導他們。因此,如果我們對他們、別人或周遭的人事事予以批評,就等於在教他們譴責別人,甚至更糟的,是譴責他們自己。我們教他們聚焦在錯誤的事物上,而非欣賞正確的事物。批評有許多形式,語句、聲調、行為,或一個眼神都算。我們都曉得要怎麼擺出譴責的臉色,或者在說話時使用批評的語氣。然而年幼的孩子對語句的表達特別敏感,會把你的語氣放在心上。就像有時家長說「該出發了」,其實並沒有別的意思;但若是家長以魯莽、沒耐心的口吻說出這些話,卻意味著「你很壞,拖這麼久」。雖然沒有任何一個方法

能保證如何表達最有效,但同樣一句話兩種語氣,聽在孩子耳朵裡,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後者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壞小孩。當然,我們難免會焦躁、憤怒,偶爾會批評別人,也會在孩子聽得到的範圍內,說出批評的話。不過,會經常性批評的父母又不一樣,這樣的父母會鍥而不捨地找出錯誤來批評一番。不論受批評的對象是誰,經常性的批評都會產生累積效應,是負面、不客觀的家庭教育。身為父母,我們有權選擇過鼓勵、讚美而非批評和譴責的家庭生活!■【案例1】「天哪!你怎麼這麼笨手笨腳!」✔改以思考「這是怎麼發生的」,讓自己也讓孩子還原錯誤始末六歲大的阿比站在桌子旁,玩弄他從裝滿水的塑膠花瓶裡拿出來的花。突然,花瓶倒了,水流了出來,花朵、

葉片灑得到處都是。他全身濕透的站在這灘水中嚎啕大哭。媽媽聽到哭聲立刻趕來。「喔,天哪!你怎麼這麼笨手笨腳!」她氣急敗壞的說。我們常沒經大腦就對孩子說出這種話。或許太累,或許是神經繃得太緊,話太快從嘴邊溜出來,連我們自己都會感到驚訝。不過我們還來得及挽回,我們可以不再繼續小題大作下去,可以在真正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價值觀之前就此打住。假設阿比的媽媽能冷靜的停下來,對自己的怒吼道歉,這件事就可以有較好的結局:阿比可能會對這整件事感到糟透了,但不會覺得他自己糟透了。但如果阿比的媽媽繼續責備,阿比會以為自己真的很低能,手腳真的很遲鈍。

何謂教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次不是要跟大家療育兒,而是用Vlog的方式直擊教養現場
讓大家親身體驗何謂正向教養 #這就是我每日的練功生活啊

這邊也很(自以為)貼心的幫大家整理了時間點

01:04 襪子套不進去
03:11 安全距離
04:20 手足爭吵
05:20 髒髒的不想穿鞋

最後也想與大家聊聊,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影片要看完喔!)

#阿德勒正向教養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Znorr3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eimatalk
蹤我的IG專頁:https://reurl.cc/A1lKKQ

基督徒的父職參與經驗

為了解決何謂教養的問題,作者楊家寧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督徒的父職參與經驗。本研究採立意取樣,選取一位基督教牧師為研究對象,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以主題分析法方式作為分析方法。經過主題分析的詮釋循換過程後,以四個主題呈現基督徒的父職參與經驗:(一)父職身相伴,溝通愛相隨;(二)以愛教養之,成為子亮光;(三)信仰為核心,共築愛之家;(四)生命被更新,人生更完整。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供建議給父親、政府政策、教會單位與未來研究作為參考。

教養

為了解決何謂教養的問題,作者迪特瑞希.史汪尼玆 這樣論述:

  「什麼是教養?」這個問題曾在2004年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中提出,結果卻是答非所問!   教養等於教育程度嗎?代表自律、自制、有禮貌、守規矩?它是人的氣質與風骨?是知識、行為態度、審美能力還是生活風格?也許「教養」的概念有些抽象,難以捉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許多人心中仍有一把尺,若聽到別人批評自己沒教養,任誰都會有汗顏羞愧、無地自容的反應!   然而「教養」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德國柏林大學的創辦人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一位非常重視教養的學者、政治家、教育改革者,他便認為,教養值得每個人傾一生之力追求,它是個人身上的重要資產,屬於精神內涵

很高的境界。努力提升教養的結果便是個人品質的提升,個人品質的提升能讓整個社會優質化!   在今天這個網路盛行、資訊爆炸、知識變革的數位時代,個人能做什麼努力成為有「教養」的現代人?本書作者德國漢堡大學教授,便希望藉由此書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提供有心追求教養的讀者在人生之旅中一只必備的「旅行包」。   本書原文書名為「Bildung」,公認為「教養」概念最貼切的表達,意指「個人內在精神的塑造與充實完好,具有廣泛的知識、品味、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外在表現彬彬有禮,言行舉止得體,內心良善」。有別於討論教養的「概念」或進行哲學思辨的書籍,本書旨在針對教養的「內容」提供建議與見解:追求「教養

」必須具備哪些知識,如何理解、表達這些生動活潑的知識,並直達事物的核心,變成為個人的涵養與教養,在領悟到其中的美妙之際,禁不住驚歎,啊!原來我們可以重新「塑造」自己!   全書結構如下:第一部分「知識」,包括歷史、偉大的文學作品、藝術史與音樂史、哲學家,以及重大理論與派別、科學的世界觀、性別論述的介紹。在第二部分「能力」,作者引領大家優游語言與文字的世界、廣袤的書海,認識各國的風俗習慣、社交規則、「不必知道的事」,並對何謂「智慧」、「創造力」進行一番討論。   此外,作者也探討了,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自我認知,現代社會、國家、科學、民主、管理的如何源起?為什麼熟知唐吉訶德、哈姆雷特、浮士德、魯濱

遜、化身博士、海德先生這些人物形象是很重要的事情?海德格說過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在弗洛伊德之前,潛意識是怎麼一回事?   全書文采飛揚,時而幽默風趣,令人拍案叫絕。歷史的部分尤其是重頭戲,讀來就似一部精采的小說,最後還有歷史年表、改變世界的書籍與延伸閱讀的書目。   在台灣社會,由於功利主義掛帥,家庭與學校教育長期以來忽略教養的重要性,國家政策沒有應對方針,領導者心中欠缺一張藍圖,許多關懷教育的有志之士為此深感憂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閱讀本書可以對西方的教養內涵有一番體認,具高度的參考價值,並在閱讀中沉潛於歐洲文化,尤其在強調與世界接軌的今天,除了語言溝通的能力,還要能解讀背後的文化符

碼,本書堪稱一本與眾不同、精采的歐洲文化概論,是體驗歐洲文化精隨的最佳領航,對於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文化理論有興趣的讀者必備的一本書。 作者簡介 迪特瑞希.史汪尼玆(Dietrich Schwanitz)   1940年4月23日出生於德國魯爾區,父母親均為教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在瑞士的礦工區度過,十歲才入學,且是跳級就讀。   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於明斯特(Munster)、倫敦、費城與弗來堡(Freiburg)攻讀英語文學、歷史與哲學,莎士比亞是其研究重心。1973年結婚與妻子育有一子一女。曾任教於德國曼漢姆(Mannheim)大學,1978至1997年為漢堡大學英語文學

系教授。   1996年出版小說《校園風波》(Der Campus)聲名大噪,以漢堡大學為背景,主要情節涉及大學教授性騷擾女學生,以及校園政治的明爭暗鬥,出版後立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並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之後陸續出版有推理喜劇《圈》(Der Zirkel),以嘲諷的筆調描寫學術界勾心鬥角的真相,並批評了大學的教育政策。   史汪尼茲就像「變色龍」,五十多歲時從嚴肅的研究學者,轉換跑道成為知名暢銷書作家。在電視媒體與談話性節目中,他大方面對鏡頭,談笑風生,私底下他離群索居,在鄉下過著隱士般的生活;在書中,他是一位幽默大師,在學術道路上,他是一位懷疑論者。接受大學生雜誌的採訪時,針對提問:「大學生

必須學會什麼?」他回答:「創造力與忍受沮喪,也就是要有承認『無知』與『茫然』的能力。」1997年提前退休,成為自由作家。   1999年出版《教養》一書,探討什麼是現代人必備的教養,立刻成為暢銷書並引發熱烈討論。作者帶領讀者漫遊於西方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與音樂的殿堂,景色瑰麗教人目不暇給,就在他的精采解說下,知識的來龍去脈令人了然於心,並轉換成一種自我省思的能力。接著,就各章內容分別出版了有聲書,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創造了長銷不墜的佳績。   2001的《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Manner,中文版由商周出版,2003年)對男性性格與男人的自我認同進行剝絲抽繭般的剖析,全書結合社會研究、性別理論、

文化批評與文學創作,嚴謹中不失詼諧幽默,嘲諷中寓意深刻,讓世間男女從對彼此與自身誤解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2003年在設立「創造力工作坊」,培養文學與戲劇領域的新生代。 2004年聖誕節前數日,不幸因為肺血管栓塞,於南德家中的書房過世。 〈導讀〉 003︱從知識提昇為智慧許倬雲005︱教養:從知道「沒教養」開始南方朔007︱教養:公民人文主義胡忠信010︱教養周惠民016︱教養的閱讀之旅夏慕帆020︱致讀者034︱概述 知識 050︱1︱歐洲歷史244︱2︱歐洲文學324︱3︱藝術史354︱4︱音樂史380︱5︱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理論與科學的世界觀436︱6︱兩性議題史 能力 470︱1

︱語言之家494︱2︱書海泛舟508︱3︱各國風俗534︱4︱智力、天賦與創造性546︱5︱不應該知道的事情556︱6︱反思的學問564︱大事年表570︱改變世界的書籍582︱推薦延伸閱讀書目592︱文化史大事年表597︱修訂再版後記601︱這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許多人詳 致讀者 An den Leser   誰沒有過這種感覺,學校教育的內容死氣沉沉,無聊透頂,與生氣勃勃的現實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些學生時代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往往要到很久以後才會揉著眼睛赫然發現,原來人類的文化蘊藏著如此豐富的寶藏。為什麼他們以前在學校沒想到,只有好好研究過歷史才能更正確地理解當前社會?就像是塗了提神的

清涼油,忽然發現其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神奇之處。 其實,浩瀚的作品並不乏味,它更像是魔法,不僅可以讓你參與他人的經歷,身入其境,同時還能對其進行觀察。   誰沒有過這種體驗,一個以前認為很枯燥的想法,突然之間像一顆星球爆炸開了一般,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越來越多人有這樣的體驗。這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知識變革的年代,教育體系陷入一場危機,舊有教材變得面目可憎、形式僵化,就連教育家都失去信心,不敢苟同。但是我們不能故步自封,若想要與時並進,必須從新的角度來審視文化資產。許多人都希望能夠這麼做,尤其是那些對現行教育體制感到難以適應的人。   在他們的心目中,只有那些真正有意義的知識,才是他們想

學的。這些學生之所以拒絕接受陳舊的教育垃圾,因為他們的感覺器官是活生生的。即使是成年人,仍有許多人想透過文化知識來充實自我,並參與文明的交談,只要管道是開放的。   這本書就是為這些人寫的。它將從以下角度進行闡述:   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自我認知?   現代社會、國家、科學、民主、管理是如何源起的,其發祥地為何在歐洲而不是其他地方? 為什麼熟知唐吉訶德、哈姆雷特、浮士德、魯濱遜、化身博士……這些人物形象是很重要的事情?   海德格說過什麼我們早已知曉的東西?   在弗洛伊德之前,潛意識又是怎麼一回事?……   立足於上述觀點,我在描述歐洲歷史這部重頭戲時,盡量保持一個整體清晰的框架

。在文學、藝術、音樂、哲學和科學部分同樣也是如此。只不過這些章節採用了大膽的構思,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如果你理解了,便能體會到其中無盡的美妙,禁不住會讚歎:啊!原來人們可以不斷地變換角度來看世界!原來我們可以重新塑造自己!   為了把這些生動活潑的知識變成我們的教養,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徹底拋開先前崇敬的神聖色彩、因盛名而產生的印象以及模糊不清的概念。對作家或藝術家的敬仰應該源於對作品的熟悉與理解,而不是盲目地崇拜,人云亦云。那些狂熱的崇拜會被本書毫不留情的不敬言詞打得粉碎。只有這樣,文化知識才能脫離厚重形式的盔甲,經受一番語言的按摩,而讓每位擁有求知欲的人都能盡享箇中滋味。正是因為徹底清除

了理解上的障礙,陳述時才能暢所欲言,即使是糾葛複雜的關聯性也能清楚表達,直指事物核心。   如果您聽了上述介紹之後,覺得本書值得一讀,那麼就開始吧。   我深深覺得,出版這樣一本書的時機已經成熟;而且我也認為讀者有權利要求讀到這樣一本書。我與那些求知若渴的人深有同感,我們早已厭倦別人只是拿一些陳腔濫調來搪塞。因此,我寫了這樣一本書,它是我以前夢寐以求的—人生旅程中所必備、一只囊括豐富知識、不斷提升教養的「旅行背包」。      魯濱遜的故事是烏托邦的前奏曲:   就在離烏托邦之岸不遠的地方,擱淺著一艘遇難的破船,魯濱遜自己游上岸,憑著他善於學習的能力生存下來。   沉入海底的是知識的

貨物,而人的能力,   卻是可以不斷再生的。  ——古斯塔夫.符騰堡(Gustav W?ttemberger) 從知識提昇為智慧 許倬雲《教養》此書,是相當有趣,卻也不是輕鬆的讀物。本書作者顯然認為一個知識人,可以從各個方面列舉的知識中,提煉為人生的修養。這一境界,也是中國傳統讀書人企求的智慧。孔門弟子,知識只在實用層次,不過是「器」;學問的最高目標是從萬事萬物中,悟出一個「道」。「學」是不斷提升的過程,到了因「悟」而獲得了「慧」,這一層次大致都可凝聚一個人處世待人的原則。智慧圓熟時,得失不縈於懷,是非曲直,自有準則,不會因貪嗔怨欲而有改變。這樣的一個人,理智清明,不迷不惑,而又有仁民愛物

的胸襟。中國讀書人無時不努力的境界,又何嘗不是「教養」!本書標誌的努力方向,是「教」,德文教養的字根,儒家要求的努力是「學」,又更注重於自發的追求專業,不僅在於受「教」而已。本書是一個德國學者認為知識人應具備的知識,其範疇甚寬廣,包括神話、傳說、哲學、歷史、文學與科學,本書列舉的書目,不是僅為德文,也有法文、英文、拉丁文、西班牙文與俄文的重要作品。他所關心的智識範圍,是西方文明的全部。今日臺灣,有一股提倡本土「主體性」的訴求。如果本書作者也強調日耳曼族群的「主體性」,則他選定知識領域的寶藏,將剩下紊亂殘缺的若干碎片,前無淵源,旁無交流!本書作者列舉的書單,代表了西方文明的精華。今天一個美國的大

學教授,即使是在人文專業,也未必能掌握本書涵蓋的廣大領域。言念及此,我們更痛感今日大學教育重視專業的實用,卻忽略了有教養者的博雅。當然,本書所要追求的智識,全是西方文明系統中的「博雅」,他幾乎沒有提到東方諸主要文明系統的「博雅」選萃。這是他的誠實之處,知之為知之,不能強不知以為知。他的目的,不在炫耀,而在彰顯在他列舉的範圍內,知識大海之無涯,鼓勵讀者從中儘力以赴。我在閱讀譯稿時,多少能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在各個知識領域,都有其演變的譜系,而各個領域之間,又時時可以看到有彼此呼應。單以本書所舉傳說、神話及信仰的部份,他在希臘與希伯來兩個文化源頭中,提示了前者自由與混亂的特色,及後者規律與權

威的特色。這兩個源頭,匯合為基督教文明,在日後歷史的發展中,自由與約束,混亂與紀律,情與理……無時不在心靈與理性的對立與協調中,出現諸種辯證的發展。如此的變化,我們竟可在文學、藝術、音樂……種種演變模式中,觀其旋律。同樣的,在數理科學的領域,雖然越來越以實證為準,但其中各種理論的遞嬗更迭,也常呈現類似的脈動線索。本書是為西方人閱讀的。我們還是不無隔離之感。若從中國文明體系中,選取珠玉,也未嘗不能編為具有啟發性的名著導讀。如在本書基礎上,增加中國文明體系的重要著作,則對於我們自己,將有助於啟發民智,並由此落實的學問提升為教養的自修。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導讀〉教養:從知道「沒教養

」開始 南方朔德國漢堡大學教授迪特瑞希.史汪尼茲所寫的這本暢銷書《教養:關於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與世界風俗文化,你必須知道的事》,乃是西方文化史的小型百科全書,但它並非簡單的工具書,而是被作者的意圖所穿透的書,而作者的意圖就是要用這樣的書,替不甘於庸碌低俗,而想讓自己變成「有教養」的人,開啟一道新的機會之窗。而在談何謂「教養」之前,我們可能必須先來討論和「教養」有關的許多概念,如「文明」、「格調」、「人品」等。所有這些概念,都極難定義,如果硬是要定義,可能在定義定成之前,人們就已經為此爭得面紅耳赤了。因此,何謂「教養」?何謂「文明」?何謂「格調」?我們實在很難說得清楚。不過,前代奧地利

裔英國籍社會思想家艾里亞斯(Norbert Elias)在他那本名著《文明的過程》裡,卻以一種反向思考的方式,替我們解開了這道難題。他指出,「文明」其實是針對我們心中存在著、但卻未明言的「不文明」而來的,而「不文明」主要是指「骯髒下流」,包括了生活上、行為上和價值上的每個層面。當我們對骯髒下流有了覺悟,並對自己有些事情覺得「羞恥」,看到別人做的一些事覺得「不安」,這時候所謂「文明」的內涵就一點點的出現,並逐漸累積。這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很難定義「文明」,但卻很容易知道甚麼是「不文明」。而所謂「文明」,就是以一種「負面消去法」的方式,藉著消去「不文明」而達成的。而要有「負面消去法」的能力,必須有高

度的自我期許、自我的反省和批判創造能力。基於同樣的道理,我們對所謂「教養」,也必須用這種「負面消去法」來看待。「教養」以認識到甚麼是「沒教養」為起點。當人們能透過自我期許、自我反思,進而自我改造,則「有教養」的自己就可能出現,而且還是愈來愈有教養。由於「文化」是人類教養的沉澱場,文化裡有著真善美各種元素,以它做為鍛練及反思教養問題的起點,也就成了面對教養問題的最好途徑。而這或許也正是本書作者史汪尼茲教授的心情。因此他在本書裡沒有試著去做學究式的定義,而是以不明言的「教養」標準存心,重述西方文化和價值歷史的變遷。它看起來像小型百科全書,但卻不是簡單的工具書,而是企圖提供反思的空間。對教養問題做出

反思,不能沒有一定歷史及知識的基礎,本書因而等於提供給了我們一個參考架構。而史汪尼茲教授會特別關心「教養」問題,這其實是個非常值得注意的課題。近年來,無論歐美甚或其他地區,都早已出現了一種「沒教養」、「反教養」的趨勢,這種趨勢主要是透過日益庸俗化的媒體和網際網路等而展開的。於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和言語遂告大盛。而這種「沒教養」和「反教養」的趨勢擴散後,它不只是讓「人性」(Humanity)愈來愈往「動物性」(Animality)方向移動;更嚴重的乃是它向公共領域擴散後,種種沒教養的欺騙、詐偽、挑撥、煽動、惡搞,也都開始跟著蔓延。教養是公序良俗,以及人類賴以不斷提升的基礎;當「沒教養」和「反教養」的

人都可以得到鼓勵,整個人類不就等於走到了集體退化的方向?近年來西方討論「教養」、「斯文」、「有水準的談話」,以及「政治的脫教養化」這類問題的著作已多得難以勝數。這已反映出西方社會有識者的隱憂。古詩有「曖曖內含光」這樣的人生境界,它可以做為「有教養」的注解。有教養的人具有一定的以人文知識為基礎的人文關懷。由於有關懷,遂能有反省,知道是非喜惡的判斷標準,並能以善良的意志存心,以恰得其份的方式表演出來,而讓自己成為一種具有磁力的人物,這種人的內在就有一種吸引人的光,而那光是溫暖的,是有格調的。當人到此境界,他們就已成了精神上的紳士淑女,整個人都有了品味,已無需其他包裝。而如何去尋找自己內在的這種教養

之光,不也正是今天我們社會的迫切課題嗎? (本文作者為評論家、作家)   〈導讀〉教養:公民人文主義 胡忠信教養就是培養紳士與淑女,是一種人文素養、宗教關懷與歷史意識,是終身學習、止於至善的過程,是要透過博覽群書、廣結善緣、有志竟成而來,用最精簡的理念來形容,教養就是公民人文主義的體現,是國民總體競爭力的落實。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教育有四個目的:一、學習遵守法律秩序,二、處理好人際關係,三、養成勤勞的習慣,四、成為有品德的人;學習遵守法律秩序是邁向文明的第一步,成為有品德的人是文明的目的。人類有著天然的使命,就是建立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政治、企業、社會領袖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就是盡力改善世界,營造一

個安居樂業的環境。上述理念能否落實,均來自國民的教養,也就是公民人文主義的累積與養成教育。教養如何形成呢?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是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養成訓練,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歷程;然而,透過自我潛能的不斷提昇,將理念與生活加以結合,也是日日精進的必要歷程。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的方式,學會與人相處,學會抽象哲學的思考,這就是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所形容:「領導與管理就是一種人文素養。」沒有比研讀經典是更好的教育方式了。直接與歷史、文學、哲學大師對話,「轉益多師」、「尚友古人」、「緣尋機妙」、「多逢聖因」,就是直接從大師汲取養份,與他們進行心靈的啟迪與對話。沒有比聆賞偉大音樂家的作曲與演

奏更能開闊我們的胸襟了,人要回到靈魂的深處探討生命的意義,音樂正是有著X光般的透視力,直接開啟我們的第三隻眼,喜怒哀樂因而得到抒發。沒有比觀賞偉大藝術家的作品更能增長我們的美學素養了,藝術家引領我們進入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增添我們的世界觀與處世之道,從而更深沉地掌握內在的精神個體。在茫茫的學海世界,我們如何找到一本導航之書呢?如何找到一條有效的終南捷徑呢?又如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小而宏觀呢?這本《教養:關於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與世界風俗文化,你必須知道的事》,無異解答了前述三個疑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分析架構,也為我們的自我經典教育提供了一個延伸閱讀的書目。教養就是培養公民人文主義,首

先就是具備理性與道德的處世態度,透過說服與推理的能力,養成判斷是與非、好與壞、善與惡、公正與不公正的天生正義感。其次是具有羞恥心與正義感,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遇見不公義之事要仗義直言。其三是對生命意義保持一種宗教情懷,對人生意義保持終極關懷。其四是對社區、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有一種承諾與責任感,做一個有社區意識的世界公民。其五是做一個知識人、組織人,由價值觀與信仰歷練出人際關係、執行力與領導力。上述五個面向的養成,這本「教養之書」正提供了一個精神基礎與願景方向。教養不單只是理念的培養而已,還必須貫徹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也就是創造一種新價值,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份。研讀這本「教養之書」以後,我們必須

更深刻地自我省思下列問題:我是不是隨著年紀的改變而改變?我是不是隨著職務的改變而改變?我是不是讓別人有所改變?我是不是確立了自由民主人權的核心價值?我是不是致力於人文素養與宗教關懷?我是不是培養了多元主義與包容精神?我是不是以「尊重」、「理解」、「接受」、「欣賞」四種態度與人交往?教養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思想簡潔的邏輯態度,一種自尊、自信、積極、正面人生觀的培養,將文化視為一種生命力,不斷提昇心性與生活品質,讓自己的潛力發揮到無窮,並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莎士比亞說:「無論是生,是死,人都要學習承擔,成熟乃是一切。」這句話把「教養」的最高境界發揮得淋漓盡致。閱讀完這本「教養之書」,我驚嘆於作

者的知識廣博與深刻見解,作者是一位德國人,他從德國人、歐洲人所做的另類思考,給予我們不同的腦力激盪,也予我們開啟了另一扇思想之窗,思考公民人文主義的文化淵源。懷著崇敬與感恩之心,我樂於與讀者分享心得報告,並盼大家一起來進行「教養的英雄旅程」,重新建立價值觀,追尋內心直覺的喜悅,做一個崇尚理想與自由的天國子民。 (作者胡忠信為歷史學者、政治評論家)   〈導讀〉教養 周惠民學習是維持生活的最重要方法,大部分的生物都必須經過學習,才能掌握求生的必備技能。史前人類所以能夠超越其他物種,主導地球,不僅因其有學習能力,還能進而累積經驗,組織社會,創造文明。有了社會組織之後,人類開始分工,每一種行業有其特

定的學習內容,經由口傳心授,往下傳遞,形成世襲的現象,社會階級因此逐漸固定。社會階級不同,生活的方式也有極大的差別,領導階級的學習內容並不為「稻粱謀」,也有閒暇美化生活,「學習」因此開始有新的內容。社會史家依理亞司(Nobert Elias)認為:西歐地區在中古時期以後,王權逐漸擴張,貴族開始制訂繁複的禮節,以提高生活的趣味,顯現自己的身分,遂有宮廷文化的發展;以後新興的中產階級開始模仿,形成一種社會規範,稱為「教養」。人類應當學習的具體內容因時、因地而有差別。新石器時代生活較為單純,一個七歲的小孩就已經可以掌握所有生活必須的技能,獨立生活。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需要學習的項目越來越多,接受教育

的時間也隨著個人的社會狀況而產生極大的差異,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學校教育」大概只有貴族階級才能享有,內容雖然不一,卻多以實用為主。古希臘貴族所受教育主要包括修辭、音樂、體育等,與《周禮》中所說的「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的概念相當接近。一些思想家、哲人教育自己子女時,往往有自己的領悟,孔子就要兒子孔鯉讀詩、學禮,認為:「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至於一般人,教育的內容仍傾向學習謀生的技能,古代中國農村中十來歲的小孩子就已經結婚生子,「晝出耘田夜積麻、村莊兒女各當家」。近代以前,人們多半早婚,地域與身分差異不大,著名學者但丁(Da

nte)也在十二歲上下就結婚,而且子嗣甚蕃,但不一定妨礙唸書,但丁的學問也不是在結婚以前就有成就。當時的「小朋友」十歲左右上大學的也不少,十二世紀時英格蘭著名的貝克特大主教(Thomas Becket)十歲出頭就在著名的梅墩修道院(Merton Priory)唸書,十二歲開始在巴黎念大學,遊歷西歐,成為重要的學者。寫下〈滕王閣序〉的王勃,六歲就能作文,九歲讀顏氏漢書,十歲唸完六經,二十歲不到就成了進士。除了天賦之外,教育內容為集中也是古人年輕就可以有成就的重要關鍵。古代的學生以經書為主,《漢書》〈藝文志〉蒐羅了漢代主要的書籍,內容有限,一位學者要讀完所有的書,並非不可能。西方情況也類似,中古時

期的學校多附屬於教會,教育內容以基督教義為主要準繩,除了神學外,教學重心多圍繞在「三藝」(trivium,包括文法、修辭、邏輯)及「四藝」(quadrivium,包括數學、地理、音樂及天文),兩者又合稱「七藝」(the Seven Artes Liberales or Liberal Arts)。當時,唸書是花大錢的活動,根據統計,一個人唸書要花掉三個成年勞工的所得,所以一般人唸不起書。加上身分世襲且固定,「布衣卿相」只是鼓勵人努力的話,鮮有實現的可能,所以古人唸書意願不高,除了負擔不起之外,沒有用處也是考慮因素之一。薩克森邦位居德國中部,算是要衝之地,國君雄才大略,在歷史上一直都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鼓勵學術不遺餘力,1409年在萊比錫(Leipzig)創建大學,成立之際,只有46名教師,369名學生,規模還不如現在台北市絕大多數的中學,所學的內容恐怕也沒有現在中學生豐富,到1850年前後,學生人數也才成長到5000左右。十六世紀以後,學校附屬於教會的形式才稍有改變:「基礎教育」的想法出現,逐漸成為大家接受的趨勢,也發展出新的教育內容;其中又以「國民教育」概念最為重要。蘇格蘭在1561年實施國民教育,每個教區設置一名教師,窮人可以免費入學;甚至立法徵稅,以確保教育經費來源。此後兩百年間,國民教育的觀念逐漸普及。開明專制時期的許多君主都接受這樣的想法,將國民視為國家資產,必須養之、教之

,以提高人民的素質,教育逐漸成了許多國家的大計,大學中甚至開設專門的研究機構,研究並設計教育的內容。1770年代德國中部的哈樂(Halle)大學率先成立了「教育研究所」,以研究及設計國民教育為重點之一。文藝復興以後,東方許多知識傳入西歐,在十七世紀以後逐漸開花結果,學者對基督教神學以外的東西有更多的了解,天體運行、人體結構、乃至細胞、化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開始萌芽。心態上,更擺脫了傳統基督教義的束縛,對許多事物感到新奇。許多學者認為中古時期相當蒙昧,自認為「重見光明」,後人也稱他們所處的時代為「大光明」或「啟蒙」時代,英文enlightenment就有「使見光明」之意。這個時期的學者、哲士見到許

多新知,欣喜之餘,恨不得與所有人分享,便開始編輯一套名為《科學、藝術與行業的系統字典》(Encyclopedia, or a systematic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s, arts, and crafts),也稱為《百科全書》(Encyclopedia)。這種教育全民的思想慢慢為許多國君接受,並付諸行動。大約在這個時期,歐洲政治出現了新局面,有雄心壯志的地方諸侯企圖建立中央集權體制,為了擺脫貴族豪門的掣肘,他們從平民中選拔公務人員,為推動富國強兵的政策,必須提高國民素質,兩者都與教育有關,如何改善學校教育,自然屬當務之急。1717年,普魯士國王菲特烈威廉一世(F

riedrich Wilhelm I,1683-1740)頒布詔令,五歲到十二歲的國民必須入學,學習讀寫,會背誦《教義問答》(Katechismus)以後,才算受完基礎教育。國家推動國民義務教育,目的不在培養學者通儒,內容自然簡單,學童主要學習讀書、寫字、算術及基督教義,也要會唱教會歌曲,為了兼顧生產,上課時間並不長。但要加入官僚體系,就必須學有專精,他們逐漸形成一個「教育公民階級」(Bildungsb?gertum)。與戰國以後中國士大夫集團相當類似。他們的成功,凸顯了教育的重要及實用,也給教育一些新的意義。自此以後,教育也迅速發展,學校擴張,學科內容越來越多,學習的知識也越來越專門,因此有

了化約的必要。只是多數國家的化約多從「實用」(Utilitarianism)的角度出發:為平民而設的學校,勢必考慮成本及最大效益。要在最低成本,最大效益的考量下,畫一內容與進度勢在必行。教育內容分為兩種,高等教育著眼於國家建設者,例如十七世紀的歐洲地區,許多建築、科學、工程、航海等專門學校應運而生;基礎教育則目的在於灌輸國民忠君守法的愛國思想,古代教育的「博雅」理念只能懸為理想。二十世紀以後,學術分工越細,知識量越多,教育的內容在豐富中顯得貧乏,自然有許多哲人、學者對此現象表示悲觀,希望重尋桃花源。《教養》一書的問世,就是這種想法的表現,出於古代博雅教育的憧憬,發表「國民基礎教育」的藍圖。「B

ildung」這個字,原有「教育」的意思,但在教育的內容改變之後,如何理解這個字,就要看作者的想法及讀者的會心了。《教養》是作者史汪尼茲(Dietrich Schwanitz)在1999出版的一本暢銷書。本書標題已經提示作者的目的:並非討論一般的教養或教育問題,而是討論「常識」或「通識」(Allgemeinbildung);也對「一個現代德國人應有的教養」這個重要議題提出個人的看法。史汪尼茲認為:教養應當包括「知識」與「能力」兩種;歷史、文學及藝術等屬於「知識」,語言、地理、創造等屬於「能力」。他還開列了一長串的書單,作為追求教養的重要輔助工具,認為書單所列都是一個現代德國人應當閱讀的重要文獻

。從本書的內容看來,作者是夫子自道。史汪尼茲生於1940年,父母均為教師,因為宗教信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並未如正常學童一般入學,而是由父母自行教育。十一歲以後才正式入學。大學時期主修英語、歷史及哲學,曾遊學倫敦及美國費城。之後任教於漢堡大學,1997年因身體健康不佳而提前退休,專事寫作。1995年他曾寫過一部暢銷小說《校園》(Der Campus),甚至改拍為電影。《教養》則在1999年成為暢銷書。正因作者受教育過程不同於絕大多數的德國人,學術活動也以人文學科為主,所以對教養的看法,接近中古時期以前的博雅理想,對古代的文學、藝術、音樂及代表身分的語言訓練情有獨鍾。本書第一部分以歷史為主,

所占篇幅極大,顯示他對歷史的重視,但也顯示其歐洲中心觀。他約略的敘述了歐洲政治、文學、藝術及音樂的發展過程。他又列舉了重要的哲學家、影響近代的重要理論,甚至加入兩性議題的歷史。以作者的學術背景而言,除了英國文學史之外,其他部分並非其研究精髓,多是平日讀書所得,有些討論不免流於空泛,例如書中討論小家庭制度的出現,就與目前學界的結論有些出入;討論兩性議題不免令人有媚俗的疑慮,作者也只介紹英格蘭與德國兩地的兩性觀,又令人聯想到德意志地區的英國文學研究者經常流露的「英國瘋」(anglophile)。其實作者大可以將開列的書單擴大一些,伊斯蘭世界中有許多影響深遠的文學作品,中國、印度及日本也有許多可以洗

滌心靈的哲學作品,卻少這一部分,只凸顯作者的歐洲中心觀,難怪最近許多人一直要討論「東方主義」的議題。至於有關「能力」的部分,只有不到一百頁的篇幅,比重顯得不足,內容又多為語言學的一些概念。自古以來,德意志地區貴族就強調外語能力,認為「通外語」就是「能力」。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Karl V.,1550-1558)通西班牙語、法語、拉丁文、德文及義大利文,平常不屑使用德語,公開表示與馬匹才使用德語。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1712-1786)除了母語德語,還能說法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也通拉丁文、希臘文及希伯來語,晚年還學斯拉夫語、巴斯克語和中文。

只是通外語與世界觀兩者是否有一定關連就因人而異了。作者討論一個現代德國人應有的知識如果仍侷限在英語及德語世界中,如果仍抱持歐洲中心觀,則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並無多大差異,反而不及啟蒙時期的哲人。這本書一問世之後,聲譽鵲起,謗亦隨之。贊同者認為:他的主張及所列的書單確實可以彌補現代學校教育中的不足,也規畫建構一個「富而好禮」的理想書香社會。但批評者卻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認為他只重視「人文學科」,完全忽略幾百年來自然科學的成就以及所代表的意義,彷彿回到啟蒙前的世界。費雪(Ernst Peter Fischer)是批評者的重要代表,他長期從事科學史研究,並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對自然科學受到如此忽視自然

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義憤,於是也依著史汪尼茲的筆意,寫了一本《另一種教養》(Die Andere Bildung),他開宗明義的表示:即使一些自認為有教養的人,也未必能對自然科學有足夠的認識,暗諷史汪尼茲不知道應將自然科學納入教養的概念及實際中。費雪仿效史汪尼茲的作法,將一個現代人應當具備的自然科學知識羅列出來,算是對《教養》一書的抗議及補充。其實兩派的意見倒也未必完全針鋒相對,都是要檢討現代學校教育。從個人的、精緻的博雅教育發展到類似生產線的現代教育的過程中,人類到底喪失多少審美觀及多元價值?各種考試及格式又抹殺多少創意?兩位作者共同關心這個主要議題,也表現出許多學者對現代教育的關心之處

。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教養的閱讀之旅∕夏慕帆   本來我打算自己來翻譯這本書,只可惜我晚了一步。   在日本和美國之外的確還有另一個世界。這本書從一個德國人的觀點,或者說得更確切些,是從一個德國的英語學者的觀點出發,期能帶您進一步了解歐洲以及「您不可不知的相關知識」,盼能喚起您對這個略顯陌生的另一個世界的興趣。   就我而言,這本書的確發揮了這個功能,因此我樂於和各位分享我閱讀此書的感想。   您是個什麼樣的讀者呢?若要將世間讀者加以分類,這張分類表該是什麼樣子呢?我想,不妨將讀者歸類於兩個極端之間:位於其中一端的讀者,有足夠的時間、興致、耐心和精力,把一本書從頭到尾一口氣讀完

。而在另一端則是那些跳躍式的讀者,一次只讀一部分,而且不見得順著頁數讀。   從我自己的閱讀習慣來看,我多半屬於後者。的確,我最後一次從頭到尾一口氣讀完一本書是在大學期間為了寫報告而讀的,而那已經是好多年前了。我還清楚記得那本書的書名:《小阿爾特與老赫克托爾》(Young Art and Old Hector),作者是奈爾.米勒.坎恩(Neil Miller Gunn,1891-1973),蘇格蘭文藝復興(Scottish Renaissance,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蘇格蘭文學運動)的代表人物。那篇故事的確引人入勝,但我當時的閱讀熱情肯定與迫在眉睫的報告繳交日期有關。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喜歡一

次讀個幾句或幾段,有時也讀上幾章,文學類或非文學類的書籍均然,而《教養》這本書在編排上很適合我的閱讀方式。原文五百多頁的篇幅,無疑是本厚書,然而井然有序,讓我很容易找出頭緒,可以先翻閱我特別感興趣的部分。開卷處就有三層目錄便於讀者了解全書梗概,足見作者煞費苦心地想讓讀者能更省力地閱讀這本內涵豐富的書籍:先是大略的一般目錄,接著是十分詳細的目錄,之後作者又把每一章的重點提綱挈領地做了簡短的摘要,作為導引,讓人一目了然。書 第二部 能力關於能力,探討的是知識的應用規則。有教養的人之間交際規則入門指導如果把文明社會比喻為一個人,那麼教養就是他的名字。教養是對文明歷史的基本特徵、哲學與科學的重要概

念了然於胸,並熟悉藝術、音樂與文學的表達形式及典範篇章。教養是一種經過鍛鍊、柔韌的精神,它形成於,一下子知道所有事情,但一下子又全部忘記。正如德國物理學家、作家利希頓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所說:「儘管大部分讀過的東西,我都會忘記,但心志卻逐漸趨於成熟,正如吃飯一樣,身體也是仰賴這種方式不斷地汲取營養。」教養是一種能力,讓我們與有教養的人愉快地交談互動。環顧一下社會現實,就不難發現:教養不僅是理想、過程與狀態的複合體,也是一種社會遊戲。遊戲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表現出有教養的樣子,而不是沒教養。遊戲的規則就蘊藏於文化之中。如果不是從小就參與這種遊戲,不斷練習,

長大之後是很難適應這些規則的。為什麼呢?因為要先了解規則,才能按規則進行練習。也就是說,這個教養俱樂部只讓那些掌握遊戲規則的人入會,想要成為遊戲高手就必須在俱樂部中練習,與他人過招,精益求精。教養遊戲的特點就在於,遊戲的參與者對文化教養抱有很高的期望,而且也強烈地期望別人期望自己是有教養的;至於具體內容是什麼,則是不可言喻。如果能夠立即察覺到這種期望,並加以實現,堪稱是技巧嫻熟;然而,即使沒有成功,也要做到不露痕跡,才算功夫到家。所以在社交場合中,你若是提出這樣的問題:「梵谷是不是上次世界盃足球賽中,踢斷德國守門員鼻樑骨的那個足球中鋒?」如果對方發現你的問題是認真的,不是在開玩笑,一定會覺得很

離譜,甚至日後盡量避免和你往來。千萬不要認為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會讓人覺得你勇氣可嘉。相反地,這只會讓大家覺得你冒冒失失,破壞了假設遊戲的規則。當場空氣凝結,談話頓時陷入無以為繼的窘境。而且,無論別人怎麼回答,都會讓你尷尬不已。也許有人會說:「不是的,老兄。我們談論的梵谷是一位畫家。」這樣的回答是最直接的,聽起來好像是常識課。然而,實際上它是一發惡臭彈,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你是個大老粗。從此之後,你在大家眼中就像個鄉巴佬。另一個可能的回答是:「不會吧。不過,我對足球的了解肯定沒有您多。」這樣巧妙的嘲諷會引起其他在座者的竊笑。它所隱含的暗示是:你是個足球流氓——雖然對足球這種野蠻的競技性運動很在

行,但對藝術一竅不通。第三種人會用正經八百的腔調回應你:「基本上,您說得沒錯。但是,恕我在此更正一下,他踢斷的不是鼻樑而是耳朵;還有,也不是守門員的耳朵,而是他自己的。」這種回答肯定會讓在場的人哄堂大笑,而你卻一頭霧水,像個傻瓜。這些回答會使你覺得沒面子,甚至無地自容。然而,並不是因為你暴露了自己知識上的漏洞,所以「信譽」掃地,而是因為你破壞了遊戲規則。「沉默是金」是玩教養遊戲奉行的原則,但是你卻強迫參與者揭開那無法言說的朦朧面紗,非得看清它後面隱藏的風景不可。然而,為什麼這個小問題會招致大麻煩呢?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人們自己也無法確切說明理由何在。由此又可推出教養的另一個定義:教養是一種信仰。

信徒的主禱文如下:「我信莎士比亞和歌德,信經典名著,他們是天上和人間所公認的。我信梵谷,他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畫家,生於荷蘭布拉邦省(Brabant)的小鎮,成長於法國巴黎和阿爾勒(Arles),與高更結為莫逆之交,但卻爭執不斷,最後精神失常並自殺,升入天堂,坐在上帝的右手邊,在那裡審判藝術家和門外漢。我信文化的力量、天才的永生、藝術的聖殿、教養和人文主義的不朽價值,直到永遠,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