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水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另外網站水庫回饋金專區 - 南化區公所也說明:水庫 回饋金專區 ... 地址:716002臺南市南化區南化里230號. 電話:06-5771513. 辦公時間: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 南化區公所官網QR 南化區公所臉書Q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李宗祐、郭乃文所指導 隋和謙的 桃竹苗地區河川中氨氮輸出與土地使用方式改變之關係 (2017),提出南化水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土地利用、氨氮、轉移矩陣、主成分分析、群集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王筱雯所指導 洪崇恩的 水庫排砂對下游河相變遷之探討 (2014),提出因為有 水庫排砂、河相變遷、細粒料填縫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化水库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化水库| 台南大饭店則補充:南化水库 位在南化区玉山村的东方,由南化区北寮沿台20线(南横公路)往甲仙方向。。水库主要供应大台南和大高雄地区的公共给水兼具观光旅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化水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桃竹苗地區河川中氨氮輸出與土地使用方式改變之關係

為了解決南化水库的問題,作者隋和謙 這樣論述:

水質安全是本世紀重要議題,其中河水之氨氮濃度與集水區內人為活動息息相關,亦是現行法規判定水質是否受到污染之依據,然而過去台灣相關研究主要探討單一流域各子集水區水質之時空變化,鮮少有整合多個流域通透之探討,因此本研究以土地利用變化甚鉅之桃竹苗地區河川為研究對象,將1995及2005年兩時期之國土利用調查資料為基礎,配合環保署自1993至2015年於該區內54個水質測站資料,探討土地使用方式改變對於河川中氨氮濃度變化之時空關係。本研究首先針對桃竹苗地區兩時期之人口密度、河水中氨氮濃度及各類土地利用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顯示該10年內都市擴張與工業發展對水質有重要之影響;此外,透過計算1995年及2

005年間各子集水區土地利用的轉移矩陣,配合群集分析中的二階段分析將54個水質測站分為高、低度開發兩組,結果顯示高度開發組26個測站集中在桃園與新竹市區等開發快速之地區,其中有19個水質測站於該十年內氨氮濃度有顯著升高之趨勢,顯示集水區水質受到人口快速增加集工業用地影響甚鉅,低度開發組28個測站則集中在苗栗及新竹郊區,其氨氮濃度呈下降趨勢。本研究計算得出各土地利用及人口氨氮輸出強度的研究結果中,1995年輸出強度以人口及建物為主,而2005年增加了工業輸出的影響,暗示工業土地使用類型的增加是造成桃園、新竹地區河川氨氮濃度增加的原因之一。

水庫排砂對下游河相變遷之探討

為了解決南化水库的問題,作者洪崇恩 這樣論述: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相當頻繁,因此易使土壤鬆軟,加上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降雨事件發生機率增加,每逢雨季時上游產生大量泥砂進入水庫,造成庫區嚴重淤積,影響到水庫的使用年限,為維持水庫能永續經營,許多水庫正透過各種方法實施水庫排砂。水庫進行排砂操作後,將使大量的泥砂由庫區進入至水庫下游河道,導致河川下游型態改變,進一步影響到生態、防洪等安全。本研究選取阿公店水庫下游及南化水庫下游作為研究區域,藉由現場調查及資料蒐集(斷面地形及粒徑分析),以評估排砂操作對下游河川河相之影響。根據河道沖淤量變化量可知排砂操作後,阿公店溪排放之泥砂大多數皆可輸送至距離水庫放流口下游4,436 m處以下;南化水

庫模擬以及兩次的地形資料顯示,整體下游河道泥砂運輸能力強,模擬排砂操作後下游河川僅產生少量的淤積,對於興建水庫後下游缺少泥砂來源有補給的功用。由本研究之細粒料填縫分析可知,在沒有防淤隧道操作的情況下,河道本身能透過大流量的攜帶能力改善細粒料填縫情形。水庫的興建導致水庫下游河川長時間泥砂缺少補給,造成下游河道沖刷,因此藉由水庫的排砂操作,對下游河相將會有泥砂補給的功用,就整體而言,水庫排砂操作對於下游河相的影響,由泥砂的角度來看,是有益的。